
前言:如果你作为人造人而出生,身体发育速度极快,但你的生命只有常人的三分之一。你会如何选择你的生活?对于自己的身份,你要向他人隐瞒,没有父母的关心爱护,一切的烦恼,心结都要埋于心底。这就是莫德雷德所面对的人生,生来便承受着诅咒。

「要和莫德雷德相处非常简单,
不要说亚瑟王的坏话。不要说亚瑟王的好话。
不要把她当成女性。也不要完全把她当成男性。
不要太严肃。不要迷上其他英灵。
认真听取她的意见。看,很简单吧」 ——狮子劫
相关史实资料来源于维基百科等网络资源,如果有出入,请以官方资料为准。
正文:
在FGO游戏中,莫德雷德作为五星剑介凭借自身的属性强度和人物背景,一直有着很高的人气热度,尤其是她大大咧咧又有点傲娇的性格非常惹人喜欢。
莫德雷德和阿尔托莉雅的卡面属性值正是相反的,也暗示了莫德雷德对于阿尔托莉雅的叛逆(哎我就反着来,就是玩儿~)。说起莫德雷德,就不得不提一下他的砍爹剑(谁是阿尔托莉雅?我将终结他的生命符文已配备~),莫德雷德的宝具是对军宝具,而且还附带对阿尔托莉雅的特攻(真·砍爹剑),让很多人戏称这其实是对人宝具。不过在型月这个阿尔托莉雅式的saber多到官方自己都吐槽的背景下,好像还挺合理(起初一个爹,单体宝具;现在到处都是爹,对军宝具)。下面是其在游戏和动漫中的主要设定。

型月为了填上亚瑟王性转的坑,可谓煞费苦心。在型月的设定中,亚瑟王的姐姐摩根(亚瑟王的姐姐)为了让亚瑟王陷入危难,于是利用魔术将阿尔托莉雅拟似性转后获取其遗传物质,并制造了人造人莫德雷德。(甭管咋出来的,别问,问就魔术)
为了剧情的逻辑性,这里要说明一下摩根的出身和创造莫德雷德让亚瑟王陷入危难的动机:摩根是莫德雷德、高文、阿格规文等人的母亲,也是亚瑟王的姐姐、先王乌瑟之女。同时还是湖中仙女的恶之一面。先王乌瑟是最后一位获得不列颠加护的王,败于伏提庚之后,为了让下一代延续神秘而与梅林设计了不列颠的红龙——亚瑟。但是,出乎意料的是,乌瑟之女摩根是名继承超常血统的公主。承传了原本以为在乌瑟一代就会断绝的超常力量的女儿。按天赋来说,摩根还要强于亚瑟王。但同样为不列颠之子,妹妹却倍受父王喜爱和期待,使其心生嫉妒,逐渐化为花费一生只为复仇的妖姬。

FGO中的摩根
摩根育有数个儿子,其中高文成为了亚瑟王的骑士。于是她只得寄希望另一个儿子阿格规文,并赋予其将亚瑟打倒的使命。在做好各种筹备后,命阿格规文作为卧底前往卡美洛。但意外的是,阿格规文来到圆桌之后看到了亚瑟王完美的王的身姿,认为这就是理想的王,反而专心辅佐亚瑟王。(这波是集体叛变)打倒亚瑟的计策屡次失败之后,摩根想出了新的方案,她利用魔术将阿尔托莉雅魅惑并将其性转获得了其遗传因子,以其为蓝本制造出了人造人莫德雷德。
因为是人造人的缘故,莫德雷德的成长速度远超自然人,生命周期也相应短暂。即使身体已然成年,却仍然有着孩童特有的纯真。
「那些正在玩耍的同龄孩子,等他们长大时,也许我早已衰老死亡了吧」——莫德雷德
莫德雷德对自己非正常的出身感到羞耻,使其无意识中嫉妒着身边的人们。后来在摩根的引导下,莫德雷德来到了卡梅洛城。并在目睹了亚瑟王的完美身姿后,开始憧憬王。(圆桌真人均王厨)

因为是亚瑟王的人造人,为了隐瞒与亚瑟王几乎一样的长相,莫德雷德一直戴着自己的头盔(隐藏不贞的头盔)。后来在各项决斗中,莫德雷德凭借着其卓越的剑技而成为圆桌骑士之一的假面剑士。虽然来历不明,但由于能力出众,并且身体力行地遵循着骑士道精神,仍被赋予佩剑。
“作为我的儿子,你有继承王位的资格。现下暂时隐藏身份,侍奉于王。之后在亚瑟倒下的那一天,你就能成为王了。”摩根一直给莫德雷德灌输着这样的理念。
但即使背负着母亲如此的执念,莫德雷德对亚瑟王的憧憬却远远超越了那份野心。莫德雷德崇拜着“完美无瑕”的亚瑟王。为了成为一名像亚瑟王一样真正高尚的骑士,她一直遵循着骑士道精神,努力锻炼自己,为了王而挥剑。

面对毫无叛逆之心的莫德雷德,摩根忍无可忍之下向莫德雷德坦白了她其实也是亚瑟之子的事实。(期初小莫只知道自己是人造人,但不知道是克隆的谁)。她对莫德雷德说:“亚瑟王不知道你是她的孩子,即使知道也不会认可这种污秽的事实。”
面对母亲的打击,莫德雷德并没有太多气馁。反而是沉浸在无与伦比的欢喜之中——自己虽然并不是真正的人类,但自己竟然是有着那位王的血脉的孩子。既然作为那位超越所有人类的王之嫡子,身而非人一事反而是一种荣耀,作为王的继承人而言简直名副其实、身心与共。她并没有按照摩根的意图而行动,而是想成为父亲认可的骑士而行动。
那位
最尊敬的,
最完美的,
最崇高的,
王
是我的父亲!
对父爱从来没有意识的莫德雷德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喜悦和自豪。莫德雷德欣喜若狂地前去向王询问认亲。

但是,亚瑟王却无情地拒绝了莫德雷德。
亚瑟厌恶着她的姐姐摩根。那么身为她孩子,而且还是人造人的莫德雷德,又怎么可能得到王的认同。
“是吗···为什么我只能屈居圆桌末席——我终于明白了。”
不管努力到什么程度,即使比任何人都要优秀,莫德雷德在出生的那一刻就已经被亚瑟王视为玷污了她一生的污点。
越是站在高耸的云巅,摔落下来的时候就越为惨痛。对莫德雷德来说这正是从希望转变为了绝望,进而在内心中点燃了对亚瑟王的憎恶之火。
小结:按心理年龄来算,小莫应该是只有十来岁的青少年(这也是没有王的器量的原因之一吧),从小缺少父爱,一腔欣喜认亲却受到来自最敬仰的父亲的“蔑视”。这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打击,也为后来的背叛埋下了伏笔。
在后来亚瑟王远征法兰西中,莫德雷德在卡梅洛城掀起叛乱。亚瑟王拖着疲惫的身躯赶回不列颠平乱。双方在卡姆兰展开了一场大战,此战血流成河,两败俱伤。最后戏剧性地只剩下了亚瑟王和其“叛逆之子”莫德雷德两人进行最终对决。

“看见了吗亚瑟王,你的国家已经完了!无论你我之间谁人胜出——如你所见,已经全部被毁灭了!这种事你不是早该明白了吗。将王位传给我就不会发生这样的情况了。难道我……身为摩根创造的我就这样被你憎恨吗?”

面对如此咆哮的莫德雷德,亚瑟王只是面无表情地告之:
“我从来也没有憎恨过你。不传王位于你的理由只有一个——你没有称王的器量。”即使到了王国的最后,亚瑟王依旧没有认可他。闻言的莫德雷德激愤地向亚瑟王冲去。两人对决的最终,被枪刺穿的莫德雷德终于倒下。而亚瑟王虽然取得了最后的胜利,但是也身负重伤而死。亚瑟王的传说就此被终结。
---------次元分割线------------
填坑的型月,加进来了很多新的设定,以至于牵扯进来了很多的额外设定,设定一多逻辑就容易乱,理清这一系列的关系后再看真正的亚瑟王传说,真实的亚瑟王传奇就可太简单明了了。

莫德雷德,性别当然是男性(型月老传统艺能)
莫德雷德的生世在晚些时候才被记录下来。所以很多背景故事和设定资料其实很少。
莫德雷德的出生就充满了不贞。他的母亲摩根运用一种迷药使亚瑟王将她误认为王后桂妮维亚,虽然亚瑟王和摩根只共度了一夜,不过摩根还是成功怀上了拥有亚瑟王血脉的莫德雷德。
梅林曾预言他会成为毁灭不列颠的人,所以在莫德雷德出生后,亚瑟王试图杀死他。但因为亚瑟王并没有见过莫德雷德,并不知道他的长相,于是下令将与莫德雷德年龄相似的小孩放到一艘小船上顺流漂走,远离不列颠。
传说梅林将可能是莫德雷德的五百婴儿放入船中流放入海,试图阻止预言;但莫德雷德却成为了五百婴儿中唯一的幸存者,并在成年后凭着出色的武艺和人格取得亚瑟王的信任加入圆桌骑士。
在各种机缘巧合下,莫德雷德最终还是发现了他的身世与亚瑟王的血仇。
在亚瑟王前往法国征讨逃亡的兰斯洛特之际,亚瑟王将卡梅洛国内所有大小事务都托付给了莫德雷德,但令他没想到的是莫德雷德却趁机背叛了自己。
莫德雷德抓住这个机会,游说当初孩子同样被强夺的贵族们一同反叛。
在计划好反叛的各项事务后,莫德雷德在全城散播谣言说亚瑟王已经战死,并欲强娶桂妮维亚,王国被一分为二。
亚瑟王闻讯后急忙赶回不列颠。双方进行对策和谈,但是并没有结果。
随后两人便在索尔兹伯里附近展开了一场决定生死的剑栏之战(卡姆兰战役)。在这场战役中,双方军队血流成河,两败俱伤。大部分圆桌骑士,包括莫德雷德都纷纷在这次大战中身亡。

卡姆兰之战
最后的二人对决中,亚瑟王的长矛用力刺向盾牌后的莫德雷德,穿透了后者的躯体,莫德雷德发觉自己受了致命一击,卯足全力,以身抵挡亚瑟的长矛柄,双手握剑,刺向亚瑟王的头侧,头盔连带头盖被剑削去一块。莫德雷德倒地毙命,亚瑟晕倒在地,并没有立刻死亡。
在后续中,亚瑟王知道自己大限将至,向贝德维尔交代将王者之剑投入湖中,归还给湖中精灵。在确信真的投入后(贝德维尔犹豫了两次,第三次才真正投入),终于与世长辞。
就这样,梅林的预言最终完成,亚瑟王的传说被莫德雷德画上了句号。

结语:传说中的莫德雷德相比于FGO中的小莫形象和人物情感就要欠缺不少,相信大家也更喜欢FGO中的小莫。笔者认为,FGO中小莫反叛的理由也许非常简单。其实她内心深处只是单纯地想得到王作为父亲的认同,想要得到王的父爱,希望王可以称呼自己为儿子而已。但是面对亚瑟王的无情拒绝(不懂人心的王~),这种失落让要强的她决定燃烧自己所剩无几的余生去证明——自己配得上做亚瑟王的儿子,更配得上不列颠的王位。仅此,而已。